爱心!暖心!聋哑产妇分娩,寿光市妇幼保健院医护人员“无声对白”为其护航
9月28日晚上,寿光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的地板上正进行着一场不同寻常的自然分娩。没有产妇声嘶力竭的喊声,也没有医生和助产士的加油鼓劲声,有的只是一个个鼓励的手势。
“大夫快一点!宝宝要生出来了!”9月28日晚上9点多,市妇幼保健院病房大夫李冬梅和客服部的杜静推着一名产妇来到产房,大声喊着:快点接生,宝宝屁股已经露出来了。
当晚产房副主任张海甜和助产士徐艳霞值班,张海甜看了一下时间9点18分。怕搬动姜女士的过程中,胎儿发生危险,来不及上产床,就地铺了产妇带来的被子,徐大夫脱下产妇的裤子时见胎儿臀部和整个身体已经露在外面,只有胎头卡在阴道口内,徐大夫立即戴上手套,协助胎儿将头部娩出来,新生儿全身青紫,哭不出来,立即给新生儿清理呼吸道,保暖,轻轻摩擦背部刺激等处理后,新生儿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儿科大夫李延鹏此时正好赶到,新生儿体重2360g,属于低体重儿,转入儿科观察,由于抢救及时,目前姜女士母女平安。
姜女士是侯镇西岔河二村人,怀的是头胎,28日晚上7点多,感觉腰疼,8点多,羊水破了,家人当时就慌了!赶紧带着姜女士来到市妇幼保健院。“多亏了大夫们及时接生,由于我女儿是聋哑人,交流不方便,给医生们接生带来了难度。生完孩子后,徐大夫蹲着给我女儿缝针缝了半个多小时,太感谢她们了。”姜女士的母亲告诉记者,他们慌张赶到医院的时候,手足无措,客服部的杜静看到他们后,急忙去二楼找来轮椅,并带他们去了产房,给了他们很大的帮助。
姜女士最后一次B超检查是9月10日,当时胎儿还是头位。“37周后应该每周做一次检查,也许是因为胎儿较小,由头位转成了臀位。”据张海甜介绍,正常情况下顺产胎位是头位,就是胎儿的头朝下,但并不是所有胎儿都这样,当胎儿为臀位时,分娩时胎儿先出来的是臀部或者是腿,然后是身体,最后才是头部。“胎儿的头围比臀围大,而且头硬,如果是臀部先娩出,胎头最后才娩出的话,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难产。”张海甜说,臀位顺产的风险很大,头部被卡住会引起胎儿缺氧、斜颈,假如羊水突然破裂,还可能导致脐带脱垂,引起胎儿窒息……“加强产前检查是关键,临近预产期产妇和家人更要注意观察,及时入院。”
- 附件下载:
- 上一篇:欢乐向前冲,萌态乐翻天
- 下一篇:我院举办儿童早期发展被动操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