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从“齿”开始 护牙从“娃娃”抓起
市妇幼保健院举办“爱牙日”系列公益活动,关注孩子健康成长
健康生活,从健康牙齿开始。9月20日是第30个全国“爱牙日”,今年活动主题是“口腔健康,全身健康”。口腔健康对儿童的进食、生长发育、口颌部功能和美观等都有非常大的影响,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为提升大众对口腔健康的关注,市妇幼保健院在“爱牙日”期间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普及儿童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并为孩子们发放了小礼品,受到普遍欢迎。
关爱学生口腔卫生 健康宣讲进校园
9月19日、9月20日,市妇幼保健院组织医务人员分别来到世纪教育集团文汇幼儿园、世纪教育集团东城幼儿园举办口腔保健知识讲座,并为孩子们进行了口腔检查。
活动中,医院口腔保健科医生王俊兰用生动、幽默的语言方式,结合典型案例就牙齿的基本结构、功能及怎样正确刷牙、如何保护牙齿等方面,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口腔卫生健康教育课。小朋友们从中了解到了牙齿的基本结构及功能,以及牙病的原因、预防以及爱牙的常识。随后,医务人员又为幼儿园的小朋友进行了口腔检查、涂氟。
体验小小牙医 争做护牙小卫士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乳牙有多少颗吗?多大的时候开始长出第一颗牙齿?”“有哪些不好的坏习惯会影响牙齿的健康,我们又该如何保护呢?” 9月20日上午,市妇幼保健院在医院保健楼二楼儿童早教中心举行“小小牙医”亲子口腔讲座,数十位家长和宝宝参加。现场,孩子们穿上了白大褂,变身小牙医,在玩乐互动中明白保护牙齿的重要性,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牙齿。
讲解结束后便是大家最期待的职业体验环节了,宝贝们在医生的指导下,拿着口腔镜,有模有样的为同伴们检查牙齿,别提多认真啦。通过职业体验,让孩子们学会了怎样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牙齿不受细菌的侵害,真正让孩子了解到了口腔健康对自己的重要性。职业体验结束后,每个小朋友还得到了医院特意为他们准备的牙刷、价值43元的涂氟防龋券等小礼品。
涂氟、窝沟封闭是防龋的有效方式
“这次文汇幼儿园口腔义诊活动,我们总共检查了342名儿童,有70%以上孩子患有龋齿,龋齿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王俊兰介绍,多数都是由不良的卫生习惯引起的,比如摄入致龋的食物(如糖果、饮料、甜点)过多、口腔唾液分泌量少或粘稠、牙质发育过程中矿化不好、口腔卫生不好等原因导致口腔内细菌滋生、细菌产酸导致牙齿脱矿等因素相互作用,使得牙齿一步步形成病损,造成龋齿。希望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牙齿健康,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据介绍,龋齿发病率高、分布广,现已成为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与癌肿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所有人群都可发病,多见于儿童、青少年、孕妇或健康状况不佳者。
氟化泡沫是美国90年代研制的防龋产品,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防龋方法。氟化泡沫呈泡沫状,更易被釉质吸收,且不易被吞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防龋方式。这种方式只需三分钟即可完成,做完后保持30分钟不漱口、不喝水、不吃东西即可。
窝沟封闭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龋措施。它不损伤牙体组织,只需将牙面清洁干净,酸蚀处理牙面后,将窝沟封闭剂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覆在窝沟上“屏障”,能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效果。
保护儿童牙齿健康 0至13岁是关键
王俊兰认为,口腔护理从婴幼儿时期就要开始,儿童的口腔卫生习惯应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培养。
0至2岁的婴幼儿正值乳牙萌出,家长应做到帮助婴幼儿搞好口腔卫生:在婴儿乳牙未萌出前,哺乳后和入睡前用清洁纱布裹住手指轻柔擦洗口腔组织和牙龈;第一颗乳牙萌出后用幼儿软毛牙刷帮助刷牙,可以有效预防奶瓶龋;两岁时要教会孩子自己刷牙。
2至6岁的孩子,家长要注意观察乳恒牙的替换情况。让孩子多吃一些有适当硬而韧的、粗纤维的食品,增加口腔自洁作用;6岁左右孩子的乳牙开始脱落,应关注有无乳牙滞留的现象,避免导致恒牙牙列不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建议每半年涂氟防龋一次,同时还可以使用低浓度的含氟牙膏。
6至9岁的儿童,正是口腔内恒牙刚刚萌出的时候,也是口腔保健、预防的重要时期,王俊兰建议适龄儿童要有效预防龋齿,保护口腔健康。
6至13岁的孩子乳牙依次替换完毕,应该形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家长应纠正其喜欢喝碳酸饮料和甜食,以及咬笔杆、单侧咀嚼等不良习惯。
王俊兰建议,关注孩子口腔问题,应从宝贝口腔内萌出第一颗牙齿开始,每6个月带孩子做一次专业的口腔检查,若发现龋齿,尽早治疗,避免因严重龋坏引起牙疼、牙龈肿痛、颌骨炎症、错颌畸形等问题。
- 附件下载: